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定題、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決策,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浙江的光榮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作出“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論述。今年以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同富裕和數字化改革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數字化改革與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重大任務整體貫通、一體推進”的決策部署,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大場景中思考謀劃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改革,著力破解自然資源領域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努力形成高水平保護、高質量保障、高效率利用、高效能治理的國土空間整體智治新格局。

  一、國土空間治理高度契合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

  2022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委員時強調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貧窮的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富裕但是不均衡、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惫餐辉3休d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縮小區域、城鄉、群體發展差距的使命,也包含了對空間均衡發展的訴求。國土空間治理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質就是通過對空間資源的優化配置、空間利益的重塑再造,實現空間資源的高效、公平和可持續利用,實現空間利益的共享、協同發展,這與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高度契合。

 ?。ㄒ唬﹥灮瘒量臻g開發保護格局是促進更加均衡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先決條件。針對當前空間規劃體系不完整、底圖底數底線不清、協同規則不明等突出問題,通過“多規合一”綜合應用將驅動空間規劃體系重塑,空間規劃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引領作用將得以充分發揮,有利于統籌重大生產力、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資源配置,加快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實現城鄉區域更加均衡、更可持續的發展。

 ?。ǘ┘訌姼乇Wo是農民持續增收和實現鄉村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礎。針對當前耕地資源底數、底賬掌握不及時,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現象突出,違法占用屢禁不止、發現不及時等問題,通過“耕地智?!眻鼍敖ㄔO將驅動耕地保護機制創新,結合全面構建“田長制”,以“人防”+“技防”的手段,有利于管好每一寸耕地,有效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ㄈ┵Y源節約集約利用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求。聚焦長期以來土地等資源要素流動不暢、配置欠佳,要素錯配、劣配、違法配、低效配等問題,通過“空間利用”綜合應用將驅動節約集約制度重塑,優化市場主導、分類施策、節約優先的差別化管理,加快形成全面節約戰略下“以增促減、以減定增、控增逼存、提質增效”的集約利用模式,以資源利用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ㄋ模┝己蒙鷳B環境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破解以往粗放型增長模式導致生態本底不優、效率不高、品質不佳成為制約共同富裕的重要瓶頸。通過“生態修復”場景建設將驅動生態修復機制創新,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海等生態資源一體化保護修復,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良好生態環境賦能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得以充分體現。

 ?。ㄎ澹崿F資源公平高效配置和收益合理分配是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關鍵抓手。針對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難、公共資源均衡配置難、土地同權同價難等因素導致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等問題,通過“不動產智治”場景建設將驅動農村土地產權制度重塑,深化“三權到人(戶)、權隨人(戶)走”改革,以賦權活權激活農民農村土地資產,豐富農房土地財產權能實現形式,著力提升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二、以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改革實戰實效推進共同富裕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和提升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按照“精準分析、整體優化、高效利用、依法保護、科學治理”的總體要求,以落實重大任務、滿足重大需求、破解重大問題為主要切口,聚焦改革突破、實戰實效,遵循“平臺+大腦+應用”的路徑,持續迭代建設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不斷豐富“兩統一”履職應用場景,積極打造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動力源和能力集。目前,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及7個重點應用場景已全省貫通,平臺用戶數量超2.4萬,調用訪問量超2.1億次,是2021年全年的2倍,日均活躍數超1.5萬人次。

 ?。ㄒ唬捌脚_+大腦”的空間治理底座不斷夯實。我們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通過系統重塑、流程再造、多跨協同,構建了以“一庫一圖一箱”為核心的空間大腦,一庫歸集了45個部門、1.8億條數據,實現了空間數字化;一圖形成了近1100個圖層,實現了數字可視化;一箱集成了30多個工具,實現了分析智能化。為全省黨建統領整體智治、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文化、數字法治的數字化改革等6大系統、170個數字化改革應用提供了統一的“底圖”“底數”“底線”和智能工具??臻g大腦的感知分析、監測監管等能力在“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平臺”“防汛防臺”“有效投資e本賬”等應用中得到了實戰檢驗,發揮了空間智能底座作用。

 ?。ǘ案母?應用”的重大成果成效持續顯現。我們堅持“總書記有號令、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我們見行動”的原則,聚焦國家重點關注問題、民生關心關切事項,找準改革切口,打造標志性應用場景,推動省域空間治理改革落地見效。一是“多規合一”綜合應用率先建成。構建了“體系+底圖+規則+公開”的四統一體系,確保在“一張圖”上實現“圖、數、線”一致。在本輪“三區三線”劃定中,協調了5000多個重大建設項目的空間布局,占穩耕面積從142萬畝減少到127萬畝,自動識別出2900個重大項目存在近28萬畝的交叉重疊空間,項目空間協調等“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二是“耕地智?!眻鼍白咴谇傲?。建立“1本賬+1項制度+1套機制”多跨協同治理,有效保障了耕地違法問題早發現、早制止、早整改。結合全面實施“田長制”,“耕地智?!币讶尕炌☉?,全省已開展巡查20萬余人次,發現“非農化”問題3159個,大部分由巡查員現場直接制止;認定“非農化”問題68個,完成整改63個。三是“空間利用”綜合應用取得突破。通過協同11個省級部門,以及投資在線3.0等7個系統、101個事項,建立了要素保障、土地供應、空間效益“三本賬”。2022年度空間要素指標、土地供應等信息已全面關聯161個省“百大攻堅”項目、146個重大產業項目,實現全周期節點化管理。2022年度約10萬畝批而未供、5萬畝低效用地、4000畝閑置土地全部上圖落位。在穩經濟新形勢下,5月份,及時高效地完成7367個建設項目的空間適配評估工作。四是“不動產智治”場景持續領跑。采用鏈式管理思路,打通了自然資源、住建、法院、銀保監、公證、稅務等多達19個部門數據,將44類產權相關事項流程整合再造,企業群眾辦事“零跑腿”比例從35%提高到62%,“零材料”比例從6.9%提高到65.7%,平均辦理時長從3天提速至2小時。僅5月,全省已受理登記業務45.8萬件、查詢量61.2萬件、單筆抵押金額超1億元的736件。五是“地災智治”場景迭代完善。創新“一坡一卡”調查機制,全省查明516處隱患點、劃定15139處風險防范區,形成全省風險“一張圖”?!半[患點+風險區”雙控模式,得到自然資源部肯定并在全國推廣。今年汛期以來,已發布地災氣象風險等級預報69次,風險防范區實時預警信息16036次。

 ?。ㄈ袄碚?制度”的改革話語體系全面形成。一是加快打造空間治理理論性成果。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然資源管理和數字化改革的重要論述,提煉形成《學在深處謀在新處干在實處——加快推進省域空間治理現代化》理論文章,并以此為基礎,有關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改革、自然資源服務保障共同富裕等系列文章先后刊發在《浙江日報》、《中國自然資源報》、學習強國等。二是系統重塑空間治理制度性成果。提請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面推行田長制的意見》,編制了《國土空間規劃專項規劃管理辦法》等多個政策制度。三是研究制定空間治理標準規范,組織編制了《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數據據歸集和管理規范》、《“多規合一”用地分類和數據標準》等系列標準規范。

  三、全方位縱深推進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改革,奮力在服務保障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上展現更大作為

  對標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決策部署,我們要以縮小“三大差距”為靶向,聚焦結構優化、要素整合、功能提升、價值實現、權益保護等多個維度,全方位縱深推進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改革,加快構建共富型的自然資源政策體系,謀劃推進自然資源領域促進共同富裕的8大重點任務和改革,全力打造以“多規合一”為引領、耕地高水平保護為優先序、資源高效利用為重點、國土空間安全為保障的具有浙江辨識度的空間治理標志性成果。

 ?。ㄒ唬┥罨瘒量臻g規劃體制機制改革,優化促進共同富裕的空間格局。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立重大戰略空間響應機制,完善主體功能區管控機制,全力打造“多規合一”改革的標志性成果,優化新型城鎮化空間布局,推動共富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完善山海協作“飛地”建設空間布局和規劃調整等機制。

 ?。ǘ┥罨乇Wo體制機制改革,堅守促進共同富裕的底線根基。全面構建耕地保護“田長制”,深入推廣應用“耕地智?!眻鼍?,全力打造耕地高水平保護的標志性成果,嚴格落實耕地用途管制,完善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機制,探索創新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加大耕地保護補償激勵力度,讓承擔耕地保護任務的集體和個人分享更多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在嚴格耕地用途管制的前提下保障“農地”價值的顯化,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同頻共振。

 ?。ㄈ┥罨瘒量臻g用途管制制度改革,強化促進共同富裕的要素保障。優化提升“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完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機制,全力打造資源高效配置的標志性成果,全面實現重大項目“空間適配”智能管理,做好重大項目用地精準保障、重要礦產品穩定供給、海洋資源有序開發,保障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合理用地用礦用海需求。

 ?。ㄋ模┥罨Y源要素市場化機制改革,提升促進共同富裕的配置效能。深化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優化畝均效益綜合評價體系。加大混合產業用地供應力度,支持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結合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部署,推進低效工業用地全域治理。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供給,多途徑有效解決新市民、低收入困難群眾等重點群體的住房問題。審慎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ㄎ澹┥罨瘒量臻g生態保護修復機制改革,增添促進共同富裕的生態底色。創新完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新模式,健全生態系統修復與綜合治理機制,全力打造城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標志性成果,構建重要自然生態空間保護體系,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

 ?。┥罨匀毁Y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夯實促進共同富裕的產權基礎。加快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完善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和確權登記制度,全力打造“不動產智治”標志性成果,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實現共同富裕的積極性。

 ?。ㄆ撸┥罨匀毁Y源災害防治機制改革,筑牢促進共同富裕的安全屏障。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打造自然資源災害智治的標志性成果,建立健全早排查、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工作機制,全面提升綜合防災能力,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地質和海洋災害風險,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ò耍┥罨匀毁Y源綜合監管機制改革,營造促進共同富裕的法治環境。堅持全面依法行政、優化協同高效,以“天巡地查”重點場景為切入點,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和業務多跨協同能力,推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為群眾資源權益維護保駕護航。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